25年来,孟广彬义务修鞋12万余双,累计捐款5万余元,接受他帮助的人难以计数。孟广彬的生活虽然清贫,但在精神上却富有,他那7大本摞起来足有一米高的万名顾客留言簿是他极为珍视的财富。
1988年,孟广彬只身一人从山东省东平县来到哈尔滨,靠着一副热心肠和肯吃苦的劲儿,他接连获得了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者、感动哈尔滨十大人物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,成为大家公认的“雷锋鞋匠”。
孟广彬修鞋有一个“特别的规定”,凡是贫困大学生、老人和残疾人来修鞋,他分文不取,还尽可能地给予帮助。“能帮助别人,让我打心底里觉得高兴。”孟广彬笑着告诉记者。社区里有行动不便的老人,他都一一记在小本上,定期上门修鞋并打扫卫生;有些农民工兄弟收工晚了,孩子没人照顾,他就主动让爱人把孩子接过来,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照看……身边居民有大事小情只要找到他,他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。每逢节假日,孟广彬都风雨无阻地骑车几十公里,到敬老院和干休所,义务为孤寡老人和新四军、抗美援朝老兵们修鞋。90多岁的李淑兰老人是“三寸金莲”,鞋非常不好买,坏了也舍不得扔,别人嫌麻烦又不挣钱都不给修。孟广彬却二话不说,拿走了老人所有需要修补的鞋,还和爱人专门为李淑兰等缠足老人们做合脚的新鞋,这一坚持就是13年。
孟广彬听说部队战士的鞋因训练经常破损又无人会修,他就主动承担起为黑龙江省武警总队、消防支队和预备役团等部队官兵免费修鞋的任务。为更好地服务部队,他自掏腰包千余元,购买两台手摇补鞋机送到部队。在修鞋之外,孟广彬还根据部队实际需求,摸索出一套能够修理军用背包、防弹衣等装备的方法。
直到现在,孟广彬一家4口人仍挤在不足20平方米的廉租房内。组织上了解到他家情况后,要分给他一间4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,他却说:“够住就行,还有比我更困难的人。”主动把房子让了出去。
孟广彬身上的“头衔”还有很多:党徽闪光服务队队长、环境保洁服务队队长、拥军优属服务队队长……他把无私的奉献精神写在鲜红的党旗上,让爱心从小鞋摊延伸到校园、社区和社会。
孟广彬,一个普通的农民工党员,他把“雷锋号”看得比金子还重。“没有党和社会的关爱,就没有我的今天,我一定要修好百姓鞋、走好雷锋路,传承雷锋精神是我一辈子的事业。”孟广彬说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